發(fā)布時間:2016-07-18|發(fā)布者: 大連鹽化集團|欄目:鹽史趣談
渝東古鹽泉奇景探秘
文章來源:中國鹽業(yè)協(xié)會
渝東鹽泉均分布在河流岸邊,并多集中于峽谷地帶,成為其分布的一般規(guī)律。但各地地貌特征和裂隙的發(fā)育是有差異的,因而,鹽泉露頭的位置有高低之分,地勢有陡緩之別,致使其形態(tài)各具特色。在一些特殊地段上,有奇特景觀出現,
石壁飛泉
郁山鹽場位于彭水縣的郁山鎮(zhèn),在武陵山區(qū)的烏江上游。烏江發(fā)源于貴州省西北部烏蒙山東麓,在善感鄉(xiāng)周家寨進入彭水縣境,經武隆縣,至涪陵涼塘匯人長江。烏江在彭水境內流長以公里,其支流有郁江、諸佛江、芙蓉江、長溪河、木棕河及九條長4公里以上的小溪河。彭水縣城位于烏江與郁江的交匯處。郁江發(fā)源于湖北利川的汪家營佛寶山蜂子巖和黃泥塘兩處,匯于涼霧寺,由北東流向南西,在邊湖鄉(xiāng)多家村進入縣境,經聯(lián)合、三連等鄉(xiāng),至郁山鎮(zhèn)折向西南,再經蘆塘等12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在縣城北端廟嘴匯入烏江,全長170公里,境內長170公里。郁江在郁山鎮(zhèn)以上稱后江河,郁山鎮(zhèn)就座落在后江河與中井河、后灶河三條支流的交匯處,距縣城約40公里。中井河與后灶河環(huán)繞著伏牛山脈的西北腳,鹵源出自伏牛山脈,《隋唐史志》載:“伏牛山下有鹽泉”。這里分布著各種形態(tài)的鹽泉20余眼。在中井河北岸的石壁上,高約14—16米處,有一個直徑約1.5米的圓形巖洞,鹵水從洞中涌出,飛瀑河中,景象奇特,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,名曰飛水井,日產鹵水約350立方米,現已列為彭水縣的古遺址。(見圖片一)但更為奇特的是,在鹵水飛瀑河面的河床處,還有一股鹽泉從河底向上涌出,兩股鹽泉在此相聚,形成一道從空中到水下、從巖上到河底相互映襯的獨特景觀,故此井又名公母井,巖上為公,河底為母。飛水井乃天然鹽泉,為上古時期西南地區(qū)兩處天然鹽泉之一,開發(fā)時間當不晚于漢代,至今仍飛水不斷。不過,現在看到的飛水井已非昔日的模樣。筆者于現場看到:在巖洞的左下方,距巖洞54米處的巖壁上,有幾個因崩巖形成的梯形臺階,人們利用這些臺階,構筑了幾個梯形鹵池,在鹵池兩側的巖壁上,還有輸鹵棧道的石孔分布。顯然,人們是將鹵水從巖洞直接引到鹵池,再由鹵池用竹枧輸送到上下游的鹽灶去煎煮成鹽。該井1915年因巖壁坍塌致淡水滲入而廢棄,現仍能看到鹵水從鹵池的排水孔流入河中的景觀。
城口縣明通鹽場的斑鳩井,也位于相似的地理環(huán)境中。城口屬大巴山區(qū),北面與陜西省毗鄰,境內群山環(huán)繞江、崗巒重疊、峽谷縱橫、溪深湍急,交通閉塞,經濟文化落后,從古代到近代幾乎與世隔絕,城口制鹽歷史悠久,但因地處偏僻,歷代匪患頻繁,加之鹽灶又時煎時停,歷史資料嚴重缺失,只有明清現代的零星片段,故難以考究其開發(fā)時間。明通鹽場位于前河上游。前河發(fā)源于境內的光頭山,自西南流向東北,經明中、桃園,至了子折向西南,經明通入宣漢,至達州改稱州河。在渠縣的三匯與巴河匯合為渠江,經渠縣、廣安,至合川與涪江一起匯人嘉陵江,再經北碚至重慶注入長江?!冻强趶d志》載:“斑鳩井在八保明通井巖畔,其鹵源自穴中流出,相傳有陳、羅二人捕獵到此,見白斑鳩飛人巖穴,有白水流出,嘗之味咸,遂煎成鹽,故名斑鳩井?!泵魍ㄒ怨披}井中的“明井”和“通井”而得名。明通有井16眼,分布在前河兩岸,它們有的緊貼河邊,有的在臺階之上,有的在石壁之穴,有的與絕壁為伴(見圖片二)。在南岸距水面約8米高的一處石壁上,有一個巖洞,斑鳩井的鹵水就從這洞中流出。歷史上斑鳩井屢次坍塌,又屢塌屢開,1987年修筑城開公路時,原有地貌被改變,斑鳩井被填埋,緊挨上游兩米處就是一座橋,致使這里成為橋頭堡,于是便有人在此修建小樓(見圖片三),從此,人們再也見不到它的廬山真面目了。